Previous slide
Next slide
Previous slide
Next slide

全球防詐資訊網:推動事實查核與媒體素養的重要使命

 

全球防詐資訊網 成立於2023年,是台灣本土最早的事實查核單位之一。其起源於希望協助長輩或資訊落差的朋友,提供方便查證的平台,並致力於建立更乾淨的網路環境。全球防詐資訊網的目標是培養民眾具備警戒查證訊息的態度,並重拾資訊主控權。

 

全球防詐資訊網的起源與初衷

 

全球防詐資訊網名稱源自台語「麥擱騙」,最初旨在幫助年長家人和親友辨識不明資訊,揭露詐騙行為,避免錯誤訊息對生活造成影響。

初期以部落格分享查證資料,透過LINE進行回報溝通,後來逐漸受到民眾喜愛。

全球防詐資訊網的發展與使命

 

創辦人Charles結合前端工程師專業知識和志工合作,建立全面事實查核網站。

全球防詐資訊網致力於提升民眾資訊能力,推動媒體素養,並持續改進查證資料和流程。

全球防詐資訊網的國際認證與影響力

 

全球防詐資訊網成為IFCN簽署成員,推動事實查核與良善溝通。

通過不斷改進查證內容,與專家學者合作,致力讓民眾找到正確資訊。

全球防詐資訊網透過科技與資訊技術輔助,提供方便的查核服務,並持續致力於製作正確友善易懂的事實查核報告。其使命在於解決假新聞問題,促進良善溝通,對台灣社會的資訊環境和公共教育發揮著重要作用。

 

我們致力於 全球防詐資訊網 的初衷是協助長者和資訊落差的朋友,提供一個方便的查證平台,期許未來網路環境更加清潔,培養大眾警覺查證訊息的態度,避免盲目轉發資訊,並重拾資訊主導權。全球防詐資訊網 成立於2023年,是台灣最早的事實查核單位之一。名稱源自台語「麥擱騙」,初衷是幫助長輩和親友辨識不明資訊,揭露詐騙行為,避免誤導影響生活。創立初期以部落格分享查證資料,透過LINE回報溝通,逐漸受到民眾喜愛。為擴大服務範圍,創辦人Charles整合前端工程師專業知識和志工合作,發展智慧型聊天機器人等工具。全球防詐資訊網逐步轉型成全面事實查核網站。起初未將自身定義為新聞機構,而是希望保護善良人士並提升資訊能力。通過不斷改進查證資料和流程,全球防詐資訊網致力讓大眾找到正確資訊。查核過程中遇到困難,團隊非專業新聞人員,無法直接諮詢專家或政府部門。然而,全球防詐資訊網持續改進查核內容,提供易讀的報告並建立專家溝通管道。加入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後,全球防詐資訊網持續推廣事實查核與媒體素養,並與國內外平台合作推動識讀教育。全球防詐資訊網致力解決假新聞問題,透過科技輔助、友善報告、專業知識和教育推廣促進良善溝通。相信全球防詐資訊網在事實查核和媒體素養領域持續發揮重要作用,為社會資訊環境帶來正面影響。

這裡有幾個常見的電信詐騙案例:

1. 假冒官方機構
– 詐騙者會假冒政府機構(如稅務局、警察局)或金融機構(如銀行),打電話告知受害者有未繳稅款、欠款或涉嫌違法行為,要求受害者立即支付款項以避免法律後果。通常會要求受害者提供個人資訊或銀行帳戶資料。

2. 親友急需救助
– 詐騙者會冒充受害者的親友或同事,聲稱自己遇到緊急情況(如車禍、被抓),需要立即匯款幫助解決問題。由於時間緊迫,受害者可能來不及確認真偽便匯出款項。

3. 購物詐騙
– 詐騙者會在網絡上假冒知名電商平台或建立虛假網站,提供超低價商品來吸引受害者購買。一旦受害者支付款項,商品並不會寄出,或者寄來的是劣質或完全不同的物品。

4. 中獎詐騙
– 詐騙者會通知受害者他們贏得了某個抽獎或競賽的大獎,但需要先支付一定的手續費或稅款才能領取獎品。受害者支付後,詐騙者消失無蹤。

5. 投資詐騙
– 詐騙者會以高回報投資計劃吸引受害者參與,通常會承諾短時間內獲得豐厚利潤。受害者投入資金後,詐騙者會先用後來的投資者資金來支付早期投資者的回報,製造成功假象,最終在吸引大量資金後卷款而逃。

這些只是常見的幾種類型,電信詐騙手法多變,受害者需要提高警惕,凡事多加核實,避免上當受騙。

交友詐騙是一種常見的詐騙手法,詐騙者通常會利用受害者的情感需求來騙取金錢或個人信息。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交友詐騙案例:

1. 虛假浪漫關係
– 詐騙者通過社交媒體或交友網站建立虛假的浪漫關係。當詐騙者獲得受害者的信任後,會編造各種緊急情況,如醫療費用、旅行費用、家庭困難等,要求受害者匯款幫助。

2. 高價禮物和包裹詐騙
– 詐騙者聲稱要寄送貴重禮物或包裹給受害者,但要求受害者支付運費、稅金或手續費。受害者支付後,詐騙者卻不會寄出任何禮物或包裹,甚至會要求更多款項。

3. 軍人詐騙
– 詐騙者假裝成為駐外軍人,聲稱自己在軍事行動中獲得巨額財富,但無法直接轉移資金。他們會要求受害者幫助轉移這些資金,並承諾給予高額報酬,但受害者需要先支付手續費或其他相關費用。

4. 身份盜竊
– 詐騙者會建立虛假身份,通過網絡交友平台與受害者建立信任,並獲取受害者的個人信息,包括銀行帳號、密碼等,然後進行盜竊或其他犯罪行為。

5. 網絡投資詐騙
– 詐騙者在交友過程中會提到有高回報的投資機會,如股票、外匯、加密貨幣等,誘使受害者投入大量資金。這些投資項目往往是虛假的,受害者的資金一旦投入便無法追回。

6. 婚姻詐騙
– 詐騙者假裝尋找結婚對象,迅速與受害者建立親密關係,並提出結婚計劃。在結婚前,詐騙者會要求受害者支付各種費用,如結婚手續費、搬家費、家庭緊急情況等,實際上詐騙者並沒有結婚的意圖。

預防交友詐騙的方法包括:

– 保持警惕,不要輕易透露個人或財務信息。
– 避免快速建立親密關係,特別是在線上認識的人。
– 對於任何要求匯款或支付費用的請求保持懷疑態度。
– 使用反詐騙工具或網站來檢查對方的真實性。
– 與朋友或家人分享自己的交友經歷,以獲得他們的建議和支持。

靈骨塔詐騙是一種針對老年人或其家屬的詐騙手法,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靈骨塔詐騙案例:

1. 虛假靈骨塔銷售
– 詐騙者會冒充合法的殯葬公司,推銷虛假的靈骨塔位。詐騙者通常會宣稱這些塔位價格便宜且位置優越,吸引老年人或其家屬購買。實際上,這些靈骨塔位並不存在,或詐騙者根本沒有銷售權。

2. 高價購買後不交付
– 詐騙者以低價吸引受害者購買靈骨塔位,並要求受害者先支付全部款項或大部分款項。支付後,詐騙者卻不交付靈骨塔位,受害者無法找到詐騙者要求退款或交付。

3. 偽造文件與合同
– 詐騙者會提供偽造的合同、發票和其他文件,以增加受害者的信任感。一旦受害者支付款項,詐騙者便會消失,受害者手中的文件也無法作為合法依據。

4. 承諾高回報投資
– 詐騙者會向受害者推銷靈骨塔位作為高回報的投資項目,聲稱靈骨塔位價格會迅速上漲,投資後可以獲得豐厚回報。受害者投入資金後,詐騙者卻無法兌現承諾的回報,甚至捲款而逃。

5. 假冒合法殯葬公司
– 詐騙者會冒充知名殯葬公司的代理人,使用該公司的名義推銷靈骨塔位。受害者信以為真,支付款項後才發現自己被騙,實際上該殯葬公司並未授權該代理人銷售靈骨塔位。

這些詐騙手法通常會利用受害者對殯葬事宜的不了解,以及對未來安置的焦慮來進行詐騙。為避免成為受害者,購買靈骨塔位時應該選擇可信賴的殯葬公司,並詳細檢查所有合同和文件的真實性。如有疑問,最好請教專業律師或相關機構。